观点:“秃顶”的华语乐坛,有没有立“天王”的必要?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九鱼

借着“新四大天王”之名,华语乐坛在一众网友和媒体的口诛笔伐中再度“社死”。


(相关资料图)

近日,B站上一个名为《2023年乐坛“新四大天王”,每位都是逆天存在,华语乐坛完了》的视频疯狂出圈,截止到4月底,其播放量已破300万。随之而来的,就是除了“新四大天王”的粉丝群体以外的全网嘲。

从九十年代初期到千禧年后十年,算上粤语歌曲和摇滚乐,华语乐坛已经诞生过两代“四大天王”。十年一代,人均至少坐拥十首以上的经典作品。到如今,华语乐坛已走过了近十四年“天王”缺位的时代。

抛开网评出的这“新四大天王”是否实至名归这个话题,此时的华语乐坛是否还需要“天王”,或者这些名头是否还有意义,可能才更值得被讨论。

流量不是原罪

视频中提到的“新四大天王”分别是张砚拙(Capper)、姜云升、华晨宇、王琳凯(小鬼),四位都算有那么一两首出圈作品。但至于具体是哪种出圈,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变得没什么展开的意义了。因为在他们的粉圈之外,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几乎都与“一个梗”相关。

单拿视频中提到的来说,张砚拙的是“驼峰”梗和流量为王的言论,姜云升的则是歌曲《真没睡》的直白歌词和霸总发言;相对而言,华晨宇和王琳凯似乎还好些,虽然也有疑似认领“华语乐坛永远的神”和“太酷啦”的言论梗,但在之前,他们出圈主要靠的还是极具个人特色的台风和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大”是网评出来的,不是他们自己认领的。但也正是因为这点,才再一次激起了大众对华语乐坛的口诛笔伐,甚至再一次将“流量”定性为原罪或者乐坛的“毒瘤”。显然,这样的结论是不客观的。

以上这四位都有足以自证唱作能力的优质作品,而且都是从早年选秀节目中走出来的佼佼者,后来在粉圈经济的包裹下,才走进了所谓的流量池。除了他们,乐坛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于是,有人开始卖潮品,有人开始走网红歌手的路子,有人则开始在唱作上越来越不走心。

有流量或者歌手为自己争取流量,都不是原罪。但如果反向将流量来评测作品或者加以行业标杆似的名头,那在逻辑上就完全说不通了。这种错乱的逻辑带来的最明显也是最离谱的影响之一,就是让乐坛里那些只有好作品的、不管新的老的音乐人,都被打上了“不红”“小众”的标签。

当有人开始拿数据来评价周杰伦和孙燕姿“红不红”的时刻,就是流量思维,也可称为粉圈思维完全占领高地的时刻。在这样语境里的华语乐坛,早就没有“顶”,只有“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数据和名头。它也只能在前浪和后浪快速交替时分,可以换来短暂的中场休息。

华语乐坛没完,但已“秃”

“顶流”不断地被狗仔重新定义,“华语乐坛”的定义也不断地在乐评和网评中被搅浑。在这些定义里,华语乐坛轻则“垃圾”,重则“已完”。总而言之,不是个好东西。

但如果抛开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华语乐坛没完,只是“秃”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发了全民音乐人时代的诞生。一台电脑、一个麦克外加一个音乐平台的账号,是现在大多数独立音乐人的标配,也是华语乐坛“秃顶”的源头。

光国内的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两大主流音乐平台上,就分别有40万+注册在档的独立音乐人。在这些人里,只有不到5%的人能有一首破10w+的歌曲,2%不到的人能真正地走上职业歌手的道路。即便如此,这些佼佼者已足以将乐迷群体分化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圈层。

大众认可度和作品数据产生了严重的割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华语乐坛再难出现一个“周杰伦”,大多数“很红”的歌都没听过的的根本原因。

包括TME、网易云音乐、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针对独立音乐人推出的扶持计划每年都在成倍递增,甚至制造出了一种“抢人”的乐坛盛况。其中,大多数扶持计划都以流量和收入扶持为吸引点,以“打造爆款”为目标。可以说,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但话又说回来,扶持计划再给力,作品自身不行,还是不行。大平台也好,大唱片公司也好,最多只能做到助力和把控。说到底,在这样的语境里,只要大多数音乐人还是不愿意放弃成为现如今乐坛的“顶峰”,那唱作关注的重点就很难回到作品质量上。

以至于像“新四大”这些有实力有粉丝基础的歌手,到头来也只能在大众的骂声中,连带着华语乐坛一起“社死”。乐坛越发圈层化的现状,就注定了评选“天王”只能是一个披着喜剧外壳的悲剧。

没必要的事就别做了

在一块“秃顶”的平地上,最多能找到几处山丘。在现在的华语乐坛里,也不再有评选“天王”的必要。

1992年,《东方日报》将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四人首次公开戏称为四大天王,这个称号随即流传开来,成为四人的标准封号,也在整个华语地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追星高潮。十年后,根据百度官方给出的数据,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罗志祥四人又被人们推为“新四大天王”。后来,在行业和乐迷之间,又选评了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和陶喆的版本。

不管是九十年代的粤语歌曲黄金期,还是二十年代的第一个十年华语流行的黄金期,他们“黄金”的点都在于作品的优质和集中的受众群体。由此诞生的两代“四大天王”,不管是在作品维度,还是国民度上,都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天王”的名号在乐坛诞生开始,粉圈经济和数据思维就一并诞生了,只不过没有像如今这般深入。所以单以“圈层化”或者流量思维来论评选“天王”的必要性,还是不够。

说到底,那二十年和现在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把关的专业人士和官方途径已严重缺位。如果把所有的歌手的作品都看作是参赛作品,现在台下坐着打分的已不再是专业评委,颁奖或者认证的机构也由此失去了公信力。

因此,行业自身的输出和输入,无法形成闭环。

在那黄金般的二十年里,打开任意一个音乐榜单,都不会像如今这般,在排名前十的歌曲里一半以上都给人一种“不知来处”的感觉。放到现在,这几乎成为了常态。那些年度榜单照样出圈,但却是因为它们的离谱程度,而不是作品的认可度。

这也不是华语乐坛独有的问题,只不过其他乐坛似乎早已认清了这一点,更早也更为专注地进入了“各论各”的模式。要再给谁安“天王”这种名头前,都会先加上某个圈层的属性,大方地承认这就是一种“圈地自萌”的行为。

显然,这届“新四大”更多是一种玩梗行为,除了相关人士的粉丝群体,就要属华语乐坛最受伤了。但这种纯给自己招黑的事,还是少来点吧,毕竟,乐坛里还有很多优质的音乐人和作品需要它。

-全文完-

标签:

最近更新

观点:“秃顶”的华语乐坛,有没有立“天王”的必要?
2023-05-11 17:31:38
14部门联合发文: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2023-05-11 16:56:15
5月11日金杯汽车涨停分析:汽车零部件概念热股
2023-05-11 16:38:55
一咳就有痰是怎么了 热闻
2023-05-11 16:24:05
G7将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外交部回应
2023-05-11 15:42:30
观察:内蒙古农畜产品为啥好?
2023-05-11 15:16:18
【税惠春风大理行】“春风”拂企 吹暖绿色经济发展
2023-05-11 14:47:13
今日关注:自我救赎 追梦真把压力给到湖人了 他若持续侵略性勇士翻盘有望?
2023-05-11 13:54:47
《空气净化器》新国标正式实施 世界独家
2023-05-11 13:27:16
世界新消息丨郑州: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5月18日起试行
2023-05-11 12:41:08
华润置地4月共拿地6幅 权益对价约为154.1亿元_环球聚看点
2023-05-11 12:09:10
【聚看点】快来看,奉浦的这场垃圾分类“运动会”满是花young!
2023-05-11 11:46:58
天天快播:南京银行董事长胡升荣:今年年底实现网点数量增至300家的目标
2023-05-11 11:10:53
李想:理想汽车争取今年6月实现单月交付3万辆 目前没有降价考虑_天天微资讯
2023-05-11 11:04:26
快资讯丨开封通许县竖岗镇:爱心义诊暖民心 点亮“文明幸福星”
2023-05-11 10:32:25
【光明时评】烧烤火爆出圈 激发经济活力
2023-05-11 10:12:46
全省首家执行联动调解工作站成立
2023-05-11 09:32:30
高管婚变公司负债高企!宏工科技IPO能否过会? 世界新动态
2023-05-11 09:18:04
天天微动态丨因流动性担忧加剧 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2.7万美元
2023-05-11 09:00:40
今日快看!深圳市住建局就公租房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认定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2023-05-11 08:18:54
世界时讯:理想增长超5倍、红旗增2倍 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63万辆
2023-05-11 07:18:15
野葡萄藤哪里掉落(野葡萄藤哪里出)
2023-05-11 06:23:38
小型汽车停车位标准尺寸 汽车停车位标准尺寸
2023-05-11 05:11:05
铝皮0.5一平方多重_铝皮
2023-05-11 03:56:02
付费会员该在截止日当天几点过期?法院判了!
2023-05-11 01:09:45
【独家】护肤小常识_有哪些常识
2023-05-10 22:51:20
5月10日华商健康生活混合净值下跌1.53%
2023-05-10 22:08:25
什么的喊声填词语(什么的喊声) 今日热搜
2023-05-10 21:15:18
第133届广交会河源斩获意向成交金额约1000万美元 天天通讯
2023-05-10 20:16:17
【全球新要闻】V观财报|ST獐子岛遭问询:是否仍有影响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事项
2023-05-10 19:54:36